人生哲理:美妙人生21题

   2023-08-21 互联网2690

  
  其第四大优点:不仅洗净自己,还洗刷各种污浊,并具有容含污浊的“肚量”。这实际上是一种敢于自我为非、能容难容之物的批判和开放精神。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批判、否定、借鉴、扬弃、舍短取长、兼收并蓄,这些不都是做人所需要的么?
  
  如何做人,说到底,是应该怎样塑造自己的个性。事实上,事物的存在,源于事物的个性;发展,也是个性的发展。丧失个性,便意味着一个事物的死亡和终结。动物如此,植物如此,无生命的事物如此,人同样如此。英国人约翰·穆勒说:一族人民是会在一定长的时期里前进一段后则随后停下来,在什么时候停下来呢?在不复保有个性的时候。个体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不断扬弃自己消极方面的个性特征和巩固、完善自己积极方面的个性特征的过程中得到实现的,这就是今天的人类不同于原始人类、今天的动植物种类不同于原始动植物种类的根本原因。所以我们主张向水学习,象水那样做人,努力使自己具有水那样的个性。这样做尽管生命不会延长,但至少不会白来世上走一遭。
  
  11.潇洒与寂寞
  
  现在有一个很时髦的词叫“潇洒”。但是什么是潇洒,人们的理解却不尽相同,穿戴讲究可以叫做潇洒,举止得体可以叫做潇洒,吃喝玩乐可以叫做潇洒,花天酒地也可以叫做潇洒。潇洒其实就是一种美,由于各自的审美观不同,所以也就有了不同的潇洒标准;潇洒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由于人们各自的生活目的不同,因而便有了不同的潇洒追求。可以说,没有哪个人不想活得潇洒一些,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并不可能一生永远潇洒,原因在于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潇洒其实是一种奢侈,大多数人并不具备永远这样潇洒的物质条件。当然也有另一种潇洒,或者是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或者是因自己的出色表现为祖国争取了荣誉,或者是因自己的默默奉献而赢得了人民的尊重,等等。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层次、高品位的潇洒。从这种意义上说,那些为国增光的运动员是潇洒的,那些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科学家是潇洒的,那些驻在边防哨所、扎根祖国边疆的解放军战士也是潇洒的。现在人人讲潇洒,人人追求潇洒,问题不在于该不该讲,该不该追,而是看你要的是什么样的潇洒。我们如果要追求那种高层次、高品位、能长久的潇洒,就要摒弃那些流行的、浅薄的、庸俗的潇洒,就要首先学会寂寞,甘于寂寞。
  
  之所以要这样说,以做学问为例,就因为寂寞是做学问所必需的一种精神境界,寂寞了,便安静,便单纯,才便于自己研究。听听著名画家刘海粟关于寂寞的看法,可能对我们都有帮助。他认为,越是不甘于寂寞、怕寂寞的人,将来很可能越寂寞。因为你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热闹场所,没有时间读书,没有时间研究自己的学问,在热闹场所混到老,什么成就也没有,最后社会不承认你,就会越老越寂寞,以后死得也寂寞。死后烟消云散,谁又记得你这个不甘寂寞的人呢?反过来,甘于寂寞的人,将来倒不会寂寞的。举古人为例,科场失意的蒲松龄因为自甘寂寞,才有了后来的不寂寞;家道中落的曹雪芹也是因为自甘寂寞,才有了后来的不寂寞;躬耕南阳的诸葛亮同样是因为自甘寂寞,才有了后来的不寂寞。拿今人来说,邓稼先、陈景润、钱钟书、以及戏剧界的梅兰芳、盖叫天、周信芳等,都是这样。爱因斯坦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千万记住,所有那些品质高尚的人都是寂寞的而且必然如此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享受自身环境中那种一尘不染的纯洁。”当然甘于寂寞不是要自我封闭,不追求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潇洒也不是要当苦行僧,这里的意思只是说,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应该珍惜。不可能每个人一生都轰轰烈烈,但至少我们可以把它过得扎扎实实。
  
  12。失败与成功
  
  勿庸讳言,人们无论做什么,都希望自己能够成功,但是成功却象一位美丽而矜持的姑娘,轻易不肯向人们绽开她的笑靥。如果说对事业的追求是向光明行进,那么失败倒象我们的影子,你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比如:投资者要担破产的风险,参加比赛者有被淘汰的耽心,升学者有名落孙山之虞,科研者也有“只种不收”之忧,等等。然而,失败虽然很可怕,但真正能毁灭我们的,却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我们对于失败的认知和态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