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持续遭遇重度雾霾天气,这让众多在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颇为担忧。而更多的外籍白领则开始将身体健康纳入在中国工作的机会成本,而中国的天气,也使中国的外籍员工职场生态悄然改变。
写字楼、办公桌、白衬衫、黑西装、伏案疾书,偶尔凭窗俯瞰,这一度是很多外籍白领在中国优雅生活的写照。但现在,阴沉的雾霾却将让这种优雅显得有些压抑。
“曾经感觉自己工作在城市的顶峰,现在却像被关在末世的囚笼,令人窒息。”工作在北京银泰中心的外籍白领斯科特对记者如此描述北京雾霾天气时的心情,这种心情正成为“老外们”斟酌是否留在北京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12年以来,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持续遭遇重度雾霾天气,这让众多在北京工作的外籍人士颇为担忧。而更多的外籍白领则开始将身体健康纳入在中国工作的机会成本,而中国的天气,也使中国的外籍员工职场生态悄然改变。
消极面对无奈逃离
“尽管中国巨大的商机以及富有特色的文化生活对外籍员工来说充满了吸引力,但是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已经让这种吸引力打了折扣。”麦斯特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陈经理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据统计,以英国为例,每年有1.7万英国公民在中国合法生活和工作。不过,包括《金融时报》在内的英国媒体却称,愈来愈多的外国人正在逃离中国。尽管没有官方数据显示空气污染导致多少外国人逃离,但身处雾霾之中的白领们却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佐证着这一现象。
在京居住超过10年的新西兰来华员工丹尼一家,对北京感情很深。但自从去年两个孩子诞生后,夫妇俩越来越意识到空气污染对孩子健康的影响,最终决定今年离开北京,到环境更好的西亚定居。“空气不好不光我们会头痛、咳嗽,几个月大的儿女也总是睡不好觉,这让我们不得不采取措施。”丹尼告诉记者。
法治周末记者从科莱斯国际猎头中心北京分公司一位负责招聘咨询的负责人处了解到,如今仍有不少外国人希望来中国工作,不过更偏向于二三线城市,这样选择的主要原因就是自然环境相对较好。
相反,近几个月来,几家国外知名制造业公司的技术人员都开始相继要求被派回国,另有一些一线城市外籍员工跟雇主商议续签合同时会要求公司付给他们额外的“危险津贴”,以作为在一线城市继续工作的前提。而这种津贴原本是公司为了派遣员工到例如尼日利亚等政治不稳定、可能会有人身安全威胁的地区才提供的,一般占到整个薪资待遇的10%.这部分凭空上涨的人力成本让很多雇主犹豫不决。
“与经济利益的损失相比,雾霾对北京这种国际大都市形象的影响更为严重。”来华出差的英国LED经销商史密斯怀特对记者表示。就像伦敦曾经为“雾都”的称号所困扰一般,如今的北京也带上了“霾都”的帽子。想要摘掉这顶帽子,还需要大众的共同努力。
怀特告诉记者,他发现很多民众都抱着“熬一阵子就没了的”态度来面对雾霾,然而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这种消极的态度无济于事。伦敦之所以能除掉“雾都”的帽子,关键在于公众的自我意识,大家共同来维护一个更好的自然环境。如果空气污染问题重现,那些排放不达标的企业一定会遭遇强大的舆论压力,会被严惩。而在中国,目前大家还是抱怨的多,尽管政府公布不少政策,但自觉自愿绿色出行、买小排量车的人还是相对太少。
“虽然还是有很多外国人愿意到中国来工作,但空气污染已经让很多国际公司不再把北京作为一个招聘的卖点了。如果北京等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今后如得不到有效治理,终将会让很多海外职工望而却步。”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北京代表处合伙人郝莱特告诉记者。
环境促生心态转变
有人想逃走,也有人不轻言离开。记者通过微博了解到,仍有相当一部分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对职场充满信心。
当被问到公司会不会因为雾霾问题撤离中国时,从事医疗信息行业的美国人霍华德告诉记者,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问题,也许在北京是空气问题,在美国是别的问题。中国市场机遇如此之大,雾霾问题根本不足以让他撤离中国。他的公司目前正在美国的一些名牌大学招聘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希望他们能到他在北京和上海的分公司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