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缓流,浅水急瀑。"老子说,人要处下,守柔不争,总说无为,不要造作,年轻的时候,总以为努力就可以成功,前进才是唯一的路。其实人生的道路也可以转个弯,换个眼光或角度来看世界,人生会有所不同。
《伊索寓言》里,有则北风与太阳比赛谁比较厉害的故事,大意是说,有次北风跟太阳说,他们应比一比谁的威力大,看谁能让一个朝他们走过来的人脱下他的外套,说完后,北风就使劲发威,猛力的吹,风愈刮愈大,只见那人外套却愈拉愈紧,并没有多大的效果。这时,太阳露出脸来,只见那个人,慢慢把他的外套脱掉。所以,用暴力并不能使人屈服,反而适得其反,老子在经验世界的事项中找到论据,用以说明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则属于生存的一类,老子以人为例,他说,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的时候,就变成僵硬了;草木欣欣向荣的时候,形质是柔脆的,花残叶落的时候,就变成干枯了,所以,"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柔弱的东西充满了生机,坚强的东西反而失去生机,所谓:"狂风吹不断柳丝,齿落而舌长存。"其实,老子的柔弱主张是针对逞强的作为所提出来的,逞强者必然刚愎自用,自以为是,世间的纷争多半是由心理状态和行为样态所产生的。
所以,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而是柔弱者。其实,柔弱的另一层含意,是谦虚容物的意思,所谓:"谦受益,满招损"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都想站在高处,都要抢在亮处,在现实的社会里,没有一个角落不是为着个人自私的利益,而争嚷不休。柔弱有时也是一种生存的法则。
独处
孤独时可以独处,寂寞时也可以独处;但孤独却不是寂寞。
名作家也是艺术家的赵二呆先生,认为:"谈人,生是非;论事,多争执;情浓,有麻烦;曲高,无知音;故人宜独处。"加拿大钢琴家顾尔德说:"一个人和其他人在一起一个小时后,就得跟自己再相处几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