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创建省初级水利化县为契机,加大\"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扎实推进节水灌溉、山地水利、乡村供水、水库加固等水利设施整治和建设,增强防汛抗旱能力,满足生产生活用水需求。立足于保护森林资源,加快防火林带建设,构筑森林资源安全防线。二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建设泉三高速公路连接线,加快省道206线改造工程和三班二级公路建设步伐。抓住省农村公路硬化\"年万里\"工程的有利时机,切实把通村公路硬化作为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在今年基本完成通村公路硬化。继续扩大通信网和有线电视覆盖面,建设快捷方便的农村信息体系。
二、完善体系,增加农业综合效益
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以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为重点,实行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一体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质量。
1、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要树立科技兴农理念,加强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联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农技创新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落实\"一师一项目\"、\"一乡一基地\"、\"一村一示范点\"和乡镇农技人员挂村制度,进一步搞好\"种子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优质、安全、高效等关键性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的推广运用。加强农产品产后包装、保鲜、储藏、运输和加工技术的引进和开发,特别要研究水果保鲜技术,延长**梨、早熟水蜜桃等特色农产品保质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依托农函大、陶瓷学院,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真正让农民掌握1-2门先进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本领。重视加强农业技术装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2、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体系。要围绕建设生态强县目标,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巩固绿化造林成果,依法管理森林资源。加强生态公益林管理,提高生态防护效益。加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石牛山森林公园、唐寨山森林公园等生态工程建设,逐步构建大生态框架。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水、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积极引导和推广低毒农药、生物防治,发展生态绿色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