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充分看到我县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2010年,在宏观环境偏紧、社会稳定形势压头等诸多不利因素和种种困难的情况下,我县经济承接上年高位运行的惯性,继续呈现出高开高走的强劲势头。全县GDP增长12%,财政收入突破2个亿,增长20.43%,为近十年来最高增幅。同时,其它各项经济工作都保持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三个方面表现明显:一是投资需求有明显提高。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增长28.1%,并先后有32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二是改革开放步伐有明显加快。企业改革全面推进,先后有71家企业完成或基本完成“两个置换”改革,县属所有国有、集体工商企业基本实现了民有民营。招商引资成果显著,全年引进内资项目128个,到位资金5.5亿元,增长148.8%;新批外资企业16个,到位外资1450万美元,增长40.8%。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大局保持了稳定。三是工农业产品结构调整有明显进步。通过大力实施工业“一区一园、两线两点”和农业“一线两园”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成效明显,黎家坪、浯溪、观音滩、白水四镇优势产业带建设加快推进。我县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为科学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要充分看到我县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差距。首先应当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我县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省、全市比较,发展的差距还很大,与我县人口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13位的排位极不相称。这种差距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经济发展现状看。2010年我县GDP总量为46.62亿元,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20位,而人均GDP居全市第7位、全省第53位,比全市GDP平均数低672元,比全省GDP平均数低565元;二是从工业发展现状看。2010年我县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0.26亿元,居全市第2位、全省第27位;三是从投资情况看。2010年我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4亿元,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11位,而增幅居全市第10位;四是从财政收入情况看。2010年我县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市第1位、全省第29位,而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144元,居全市第7位、全省第65位,比全市人均水平低45元。这里必须指出,上面我所讲的困难和不足,决不是否定我们过去取得的成绩,更不是动摇大家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而是要使大家清醒地看到我县加快发展的差距,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立足赶超,奋起直追,加快跻身全省经济强县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