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客运安全动态监管标准再次升级

   2024-03-11 互联网960
核心提示:  对道路客运车辆的安全,中国再次升级监管的标准。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道

  对道路客运车辆的安全,中国再次升级监管的标准。

  日前,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监总局、工信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要求在2011年12月31日前所有旅游包车、三类以上班线客车和运输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的道路专用车辆(简称“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

  通知明确提出,从今年8月1日起,“两客一危”车辆出厂前应安装符合规定的卫星定位装置。对于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工业和信息化部不予上车辆产品公告,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不予核发道路运输证。从明年1月1日起,没有按照规定安装卫星定位装置或未接入全国联网联控系统的运输车辆,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暂停营运车辆资格审验。

  很显然,国家对道路客运动态监管的力度越来越严。去年9月,公安部、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和注册登记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新出厂的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必须按规定装备汽车行驶记录仪。”

  时间还不到一年,国家再次对道路客运车辆安全的动态监管技术升级。此次,四部委联合发文,要求安装使用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源于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曾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指示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对车辆运输实行安全管理,是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建设的重要措施,要求总结动态监管试点经验,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在全国推广力度。

  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统计数据,去年在22个试点地区的推广中,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8.9%和10.3%。其中客运车辆事故起数下降了12.7%,客运车辆较大事故起数下降了17.1%,因超速导致客运车辆重大事故同比下降了22%。

  基于这样的结果,才有4部委“两客一危”必须安装卫星定位装置的决心。然而,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科学技术层出不穷的时代,电子、通讯、互联网技术的交相辉映,使进入到数字化时代的汽车有了”智慧”的基因。一切与汽车运行相关的信息都可即时转换成数据,并通过技术手段海选数据,洞察驾驭车辆的运行。也就是说,汽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国家的“动态监管”决不会停止在卫星定位系统上。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