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5-12 互联网3650


  二是要积极拓展转移渠道。要立足于发展,做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相结合。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大规模建设生产基地,开发农业中的多条产业链,拉长产业链,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多种渠道,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加快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现有乡镇为重点,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功能,优化投资环境,引导二、三产业向小城镇聚集,吸引农民进城定居,务工经商,发挥小城镇在就业中的“蓄水池”作用。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依托小城镇和工业园区,做大做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加大对新兴企业、龙头企业、特色企业的扶持和服务力度,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使一部分农民\"进厂不进城\",直接转为产业工人。要坚持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结合起来,推动饮食、商业、文化娱乐、旅游等行业的繁荣与兴旺。

  三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与农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要处理好政府推动与市场化运作的关系。各级政府要完善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创造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知识技能的条件,疏通转移就业的渠道,提供就业和维权保障服务,但是不能大包大揽。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主要还是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引导,促使他们尽快转变观念;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育,为他们顺利转移创造条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最终还是要靠市场机制来调节,形成在政府指导支持下的市场化运作、一体化服务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模式。同时,要处理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与做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关系。既要致力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农民进城务工打造“绿色通道”,又要综合考虑企业用工需求和城乡劳动力的特点,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在培训、职业指导等环节妥善引导、科学开发利用城乡劳动力资源,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统筹解决城乡就业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