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5-12 互联网3650


  一是要切实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要抓紧构建技能培训体系。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我市现有可从事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培训机构有77个,对这些培训机构要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确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纳入管理范畴,使其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的需要。市第一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第二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院、**中专、市委党校、工青妇所属培训机构等都已被确定为培训基地。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在乡镇建设培训基地,弥补现有培训能力的不足。根据需要,市里将按照因地制宜、因人所求、因厂所需的指导思想,充分考虑促进就业、方便农民、方便企业等因素,分步在乡镇建立10个服装缝制、建筑等市场急需人员的培训基地。同时,还要依托企业建设培训基地。对于用工需求量大、专业化程度和能力要求较高的工种,要依托企业建立培训基地。

  要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为目标,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搭建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信息网络。让农民在乡镇就能了解到政府发布的各类用工信息,减少农民转移求职的盲目性,降低转移成本。同时,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与城镇劳动力资源一道提供给用人单位。要广泛收集用工信息,发动各级干部、中介机构,通过外出考察、商务洽谈或上门推介的方式收集用工信息,介绍推荐本地的劳动力资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牵线搭桥。

  要切实维护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在输出前,各劳务输出组织首先要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作协议,再与外出务工人员签订劳务输出协议;务工人员到达用工单位后,各劳务输出组织单位要督促双方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并依法进行鉴证。在输出后,各市(县)区要成立维权保障救助机构,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政策和法律援助;各乡镇要成立困难救助机构,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承包地闲置、抛荒等问题,解决缺少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家庭抢种抢收等问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