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县两级普遍充实加强了安委会,强化了安委会及其办公室的综合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职能,明确了安委会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安全监管和执法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安监部门全部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全部建立了安全生产执法监察队伍,市、县两级安监干部总数达到257人;81%的乡镇及重点园区设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兼职安监干部472人;6659个行政村和社区全部设立了专、兼职安监员,共配备6721人,在全市初步形成了“三级机构、四级网络”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
(三)企业安全管理基础进一步加强。各级各部门各企业围绕抓基层、打基础,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安全管理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一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进一步健全。绝大多数企业建立健全了管理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二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落实。绝大多数企业制定和完善了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为主要内容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工作台帐,并根据行业、岗位的安全生产特点,将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和每一位员工。三是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断加大。各级企业按照市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力度,强化安全设备设施改造,改善了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百日会战期间,各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就达到9000万元以上。
(四)预防机制进一步健全。一方面,立足当前,通过开展强制性行政执法和短期突击性活动,遏制事故多发的势头,实现治标。去年,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集中时间,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连续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百日会战、百日安全无事故和百日安全集中整治等一系列活动,集中消除了一大批事故隐患。另一方面,着眼长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治本。严把安全生产条件关,依法落实了安全生产“三同时”制度和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制度,共对45个项目进行了“三同时”审查,对非煤矿山、危化品经营企业全部实行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了对高危行业的安全管理,在高危企业广泛开展了评估、评价工作,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限期进行整改,共对2083户企业进行了评价、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