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发射的能量打造出600万华氏度高温,这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NIF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从1997年开始建造起已经花掉了纳税人35.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5亿元)。研究人员不惜代价不仅为了研究如何“驾驭太阳的能量”,这个计划还承载着人类的清洁能源之梦。
在加利福尼亚州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一座神秘的建筑物仍在修建中。过去十多来年,这个庞大的建筑物一直是环保主义者关注的焦点。然而,2011年11月2日,这里进行的一次点火实验震动了科学界。因为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能产生持续核聚变的反应堆,“人造太阳”一旦成功将改写人类的历史。
地球上造“小太阳”

美国“人造太阳”建造基地
现今人类可利用的最大、最具商业价值的能源无疑是核能。核电站利用核能的原理是核裂变,即在高温高压状态,把铀或钚等重原子分裂成轻原子,导致其释放大量能量的核反应方式。但是国家点火装置利用核能的方式则反其道而行之,不是核裂变,而是核聚变。核聚变是指由质量轻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高温高压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太阳发光发热就是利用核聚变产生的能量。
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不仅安全,而且相对环保。利弗莫尔国家点火装置曾对媒体说:“太阳产生的光和热抵达地球,不会产生任何放射性的副产品,而且能长期高效的生产。如果把太阳换成我们正在研究的核聚变反应堆,就等于在地球上建造了一个提供清洁能源的小太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