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监测到某个小行星将要撞击地球,人类如何避免这一灾难呢?最直接的莫过于用核武器将小行星摧毁或者在其旁边爆炸进而改变其运行轨道。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介绍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早在1967年就专门研讨过这种方式,综合分析后,研究者认为核爆除了存在运载火箭运力不足的困难之外,还有使小行星解体、不确定性增大等风险,应谨慎使用。

在关于使用核爆的方案研讨中,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更复杂但比较柔和的轨道改变方案,如使用安装到小行星上的火箭发动机、太阳帆,或者在它附近用聚焦太阳光、激光、等离子束等办法进行驱动,改变小行星运行轨道。2010年,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的宝音贺西等研究者还提出,除了改变小行星轨道以防止其撞击地球外,对某些小行星还可以给它一个冲量将它俘获,从而使之成为地球的卫星。这样俘获的小行星可以用于科研,甚至还可能提取上面的金属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