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左旋生命分子起源之谜:光线偏振

   2024-03-11 互联网850

化学纳米技术可实现光线控制药物疗效

  巴塞罗那大学资深教授欧尼斯特-吉拉尔特以“设计、合成和构造缩氨酸和蛋白质”获得了2011年西班牙国家研究奖,他人工合成两种缩氨酸(小型蛋白质),在光线照射下能够变形,可实现开启和关闭一种特殊蛋白质之间的交互作用。目前,基于这项最新化学纳米技术,可成功研制光线控制的药物。

  这两种蛋白质的结合存在着内吞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蛋白质细胞允许分子交叉在细胞膜表面或者进入其中。吉拉尔解释称,感光缩氨酸的作用相当于交通信号灯,在细胞内吞作用中呈现出“红灯和绿灯”,同时,它也是细胞生物学的一个强大工具。

  西班牙科学家最新研制新型缩氨酸分子,受光线控制,可像交通信号灯一样开启关闭蛋白质之间的交互反应

  塔拉戈纳生物工程研究所“纳米探测器和纳米开关”实验室主管波尔-戈罗斯蒂萨说:“这些分子使我们聚焦光线便能控制生物进程,并对它们进行研究分析。该创新研究有助于科学家研制用于化学-医学应用的缩氨酸。”

  适当的生物进程修正,意味着科学家基于这项最新研究可研制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先进光控工具,并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例如:光电药物学和光电遗传学。同时,科学家可以研制一种受光线控制的特殊药物,在治疗每位患者的过程中,限定进行治疗的身体区域,从而显着减少药物副作用。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