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现在生活在石人地区的民族,比如说哈萨克、维吾尔、蒙古族等都没有立石人的习俗,因此石人的族属必须到古代民族中去寻找。
在中国北方草原,曾先后生活过鬼方、塞种、匈奴、突厥、回鹘、蒙古等游牧民族,这些民族长期处在频繁的迁徙和战争之中,谁才会是这些草原石人的主人呢?
由于据说石人身后都有墓葬,因此,专家们首先想到了到墓穴中去寻找证据,但是现实中关系保存完好的石人和墓葬非常少,比如阿贡盖提草原上的石人,都是从不同的地方挪移过来的。即使找到了类似的遗迹, 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专家们一般只进行抢救性挖掘,就是只清理那些被盗和被破坏过的墓葬。

由于游牧民族的葬俗本来就很简单,这种被破坏的墓穴里头,就更难找到直接的证据。一时间,鉴定石人身份的问题遇到了很大困难。
在野外寻找考古证据的同时,专家们也把目光投入到历史资料当中。在《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专家们对这一句文字如获是宝,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 同时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样联系起来是否可以推断为,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光辉形象?上个世纪中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正明确记载这是突厥贵族的墓葬。
在阿勒泰市文管所里,有几尊石像,被认为是比较典型的突厥石人,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右手执杯,左手握剑,王明哲认为这种武士型石人正是突厥石人的代表,石人之所以握剑,很可能就是因为突厥人有尚武的风俗,而它另一只手中托着的一个杯子,则是一种权利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