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生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11-15 互联网2100


  通过正反两方面对比,加之业内人士分析,我们认为,今后5—10年,将是我县花生产业开发的重要时期,有相当好的发展机遇。

  一是入世机遇。花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具有强劲国际竞争力的大宗农产品。加入WTO后,国外凡是机械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成本低的农产品,如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等都可能大量涌入而冲击国内生产。相反,作为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花生仍将具有强劲的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市场花生价格比国际市场低约34%,比美国花生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低20%,说明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在我国加入WTO后,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建立基地,改进品质,发展外向型生产,我县花生出口将进一步大幅度增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带动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是“黄曲霉”机遇。由于国际上对健康标准的提高,国际市场对花生中“黄曲霉”的含量有了严格的规定,山东以南地区生产的花生“黄曲霉”含量较高,被限制了出口,而东北和西北各省花生“黄曲霉”值则为零,为此,沿海有花生出口业务的经销商纷纷开始开发东北花生市场。扶余作为吉林省花生的主要产区,正可以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加强同外地客商的合资合作,共同开发国际市场。

  三是产业化机遇。从全国形势看,花生较其它产业相比,产业化发展还不十分完善。加工企业大部分是初加工企业,利润率较低。在花生加工企业中,科技含量比较高的深加工企业占的比例很低,发展的空间还比较大。可以说,目前国内花生产业化开发的产业组合才刚刚开始。只要我们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一定会把我县的花生产业做大做强,进而带动全县经济总体实力的发展和壮大。

  二、开发品种,专研技术,全力抓好花生生产

  通过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扶余实际,从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出发,初步确定我县花生生产的总体思路为: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品种改良、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加强初深加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壮大经济人队伍,促进产加销、贸工农的联合,实现花生产业以原料生产为主向原料和花生制品并重方向发展,力争在3—5年内花生产业收入达到农村经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针对以上思路,我认为,主要应该采取三项措施,实现三个转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