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测器揭宇宙命运:或在大撕裂中灭亡

   2024-03-11 互联网640

  这份最新的宇宙地图于3月21日对外公布,其数据是由欧空局的普朗克空间望远镜获取的,其精确纪录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的温度差异。这些温度上的不均匀一般认为是在宇宙大爆炸之后经历的一个被称作“暴涨”的时期产生的量子涨落导致的,这种不均匀性构成了日后形成今日宇宙中恒星和星系结构的基础。

  碗口模型

  此次引起广泛关注的一点便是,普朗克获得的最新数据中与宇宙暴涨过程有关的情况。亨特表示:“暴涨是宇宙早期情形,是早期宇宙中最基本的情形之一。”

  在此之前获得的宇宙地图分辨率较低,不足以揭示宇宙暴涨过程中的很多细节。如果暴涨的加速机制和一个滚下山坡的球的加速机制相同,那么现在存在的问题就是:暴涨的过程究竟是和一只碗的内壁形状相似,还是与外壁的形状相似?前者意味着暴涨的过程先快后慢,而后者则相反,先慢后快。另外一个问题则是:这只碗究竟是一只浅浅的碟子,还是一只深深的瓶子?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