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之感想

   2023-03-08 互联网4660

  
  宁静是平静自如的内心投射在生命风景里的一片青山绿水的倒影。从某种意义讲,宁静也是一种沉默,是沉默的智慧。如果说沉默是金,宁静就是金子挥发的光芒,是理性的沉默折射的智慧清澈的流泉。站在宏观的立场看待人生,往事如烟,人生如梦,所以生命才会有梦般的虚幻,人生才会有终归是虚无的欲望贪婪。欲无止境,人很难驾驭自己心中欲望脱缰的野马,所以才有了放逸带来的烦恼祸端。
  
  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在经历了生命恢弘旷达,波澜壮阔的沉浮之后,一一都以平淡的形式叶落归根,有的甚至皈依佛门。究其根本,不外是“绚灿之极,归于平淡”一语成谶,万变其宗,千华之本。无论是与勾践一道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范蠡,还是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的项羽,无一逃脱烟花绚灿,过往云烟,英雄气短,终极隐于宁静的皈依。
  
  因著述《聊斋志异》而流传千古,并受王士祯推重以为奇才的蒲松龄,年轻时代,励志向学,踌躇满志,然而究其终生屡屡科场失意,以致怀才不遇,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世上何人解怜才”“独向陇头悲燕雀,凭谁为解子云嘲?”抒发了他壮志难酬,不为世人理解的内心苦楚与清高的文人情怀。人至暮年,他结束了清淡的塾师生涯,撤帐归里,过着心境闲暇,安居斗室,日以抱卷自适,或东阡课农,或时邀五老斗酒相会的宁静生活。
  
  绚灿之栖归于平淡,终究是宁静才能解脱生命的苦楚忧烦。宁静需要灵魂深处的透析,思想情境的通悟,不透无以平静,不悟无以安宁。宁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快乐,快乐之中,亦有一份宁静的心安理得。一个郁郁寡欢的人,不可能拥有内心宁静的感知,一个浮躁的,权欲、物欲、利欲熏心的人要想有一个宁静的心境,磐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生活,如果你拥有了一份宁静,那么,不要再过多的贪恋心神的虚荣,物欲的浮华,请黙守这份智慧优雅的宁静安好吧。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