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凡科国王加冕时被黄金“掩埋”
神庙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当时统治喀拉拉地区的是哲罗王朝,当时的中国则正处于盛唐。哲罗王朝从孔雀王朝时代就已存在。由于地理位置遥远,哲罗王朝很少受到北印政治形势的影响。孔雀王朝最伟大君主阿育王在其铭文中曾提到了哲罗,并指出它独立于孔雀帝国之外,流传下来的民歌和史诗都记录了这座神庙。
16世纪,成吉思汗后裔缔造了莫卧儿帝国,成为印度新的统治者。1566年,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复建竣工,高达30多米,共有7层。
到18世纪,勇士瓦尔玛崛起于喀拉拉地区,在击败境内几个土邦王后,他建立了特拉凡科王国。瓦尔玛运用印度教教义,推广“君权神授”理念,并于1750年重建帕德马纳巴史瓦米神庙。从此,该神庙成为展现王国信仰与社会文明的象征。

印度神庙供奉的特拉凡科国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种物质会比黄金更能激起人们的敬畏和贪欲。特拉凡科王国却似乎“视黄金如粪土”,因为与欧洲的香料贸易成了王国财富的源泉。国王瓦尔玛常把价值不菲的黄金赠送给所尊敬的人,他还喜欢在纯金浴盆中洗澡,高兴时会把浴盆砸碎,把碎金块分给上流阶层人士。按照惯例,新国王加冕时,神庙中的黄金将被拿出来堆在一起,新国王必须把自己全部埋在黄金堆中,这寓意着他将变成黄金和财富的主宰。
除黄金外,神庙中还积累了大量的钻石、宝石、翡翠,其来源有可能是国王出于喜好而花重金购买的,也有可能是来喀拉拉邦的商人向国王进贡的礼品。由于瓦尔玛及其继任者醉心于宗教教义,淡薄世俗名利,勤俭治国,这使得大量的财富得以保存在神庙中,传诸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