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随葬品太少,墓主人身份正在求证中。”闵锐谨慎地说。
“我们在大理第一次发现了单耳陶罐,考古发掘证明大理历史上曾经发过多次大水。”闵锐曾经参加过大理银梭岛、剑川海门口遗址等考古发掘,对大理非常熟悉。
闵锐介绍另外两个发掘区时说,中和村以北区域于2012年9月中旬至12月下旬进行抢救性发掘。由于发掘区域属羊苴咩城城址范围,均发现了南诏大理时期文化遗存,遗迹主要为柱洞、灰坑、房址、路、沟。在发掘区域北部、中部还有春秋至汉代文化遗存。由于该区域在各历史时期被冲沟冲刷,文化层破坏严重﹔部分冲沟的沙层中出土大量青铜时代夹砂陶片,可能更早期的遗址更靠近苍山脚,在地势更高的地方。
他说:“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完整器较少﹔另有少量瓷片、瓦片。”

残缺的瓷器
闵锐在介绍崇圣寺叁塔以南片区时说,他们于2012年9月至10月完成野外工作,共发现石室墓26座、火葬墓1座。墓葬随葬品较少,出土有耳环、手镯、扣饰、铜钱等﹔部分墓葬出土买地券,上面文字用朱砂书写。表土层采集到陶片、青花瓷片等,都为近现代碎片,没有早期文化遗物。
目前,闵锐和他的助手们正在忙着为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对文化现象进行定性研究。他说:“考古发掘工作相对来说应该是封闭进行的,不应受到外部的过多干扰,但考古工作更需要大家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