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并非都是奸的!也有不少贤明宦官

   2024-02-18 互联网890

  当时宦者丁肃、徐衍、郭耽、李巡、赵佑等五人,他们不争权贵,潜心研学,以清廉忠正自守。李巡和着名学者蔡邕等人,正定经书文字,“与诸儒共刻《五经》文于石”,诞生了着名的熹平石经;而赵佑博学多览,既着述又校书,其学术得到诸儒的称赞。另有小黄门吴伉,善为风角占卜之学,以博达奉公着称,知时不为用,常托病回官舍,从容养志,不干时事。

  再说唐代。自书契以来,便有宦人,而阉寺乱政,唐最为烈。他们统兵于政。废杀皇帝、朝臣,荼毒黎元,无恶不作。但仍有善者,如俱文珍,《旧唐书》本传载其为唐德宗时宦官,后从义父姓改名刘贞亮。他本性忠正,刚强仗义,反对宦官胡作非为,辅佐储君,驱逐朋党,权归正直朝臣,使国泰民安十余载。宦官杨复光也如刘贞亮,史传说他“慷慨负节义,有筹略”。其不计私利,以国事为重,不畏艰险,曾统兵与黄巢作战,“身先犯难,功烈居多”。一名受过腐刑之人,在社稷危亡之际,能为国解难,亦属难得。

剧中的宦官

  一般而讲,刑余之人,生理缺陷,心理也随之变化,自然状态下,外界条件不具备,只能自卑碌碌,生灭与时。宦官则不然,身处权力中心,有机会接触帝王,扭曲的心灵和贪欲交织一起,一旦得势,报复社会、报复他人,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做出,汉唐政权倾覆,与宦官秉政大有关系。而那些宦官中的善类,能恪尽职守,就很难得,若再能够上匡君失,下利臣民,诚宜书而赞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