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访中,一些制作“牛瘪火锅”的老板称,“牛瘪”还有帮助消化的功能。餐饮店老板杨朝森给记者讲了一个从父辈那里听来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贵州人经常腹泻,肚痛,四处求医药吃了不少却不见效,他见牛羊吃百草身体健壮,便试吃牛瘪,吃了几次,腹泻就好了。事情传开之后,大家就开始效仿,并逐渐完善制作工艺,不断添加香料。从此,这种饮食习惯代代相传,每逢过年过节,都杀牛羊吃瘪,并且作为款待宾客的佳肴。
中国烹饪大师、贵州省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黔菜专家吴茂钊称,在宋代朱铺着《溪蛮丛笑》记载:“牛羊肠脏,略洗摆羹,以飨食客,臭不可近,食之则大喜。”这也说明吃“牛瘪”的传统在古代就有。吴茂钊表示,他也听说过“牛瘪火锅”有健胃、祛热和助消化的功效。
揭秘
“牛瘪”实则是胃液

吴茂钊告诉本报记者,牛是反刍动物,反刍就是我们所说的倒嚼,牛在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会将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牛一般吃青草,大部分未经充分咀嚼就吞咽,进入我们所称的“蜂窝肚”,在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里面就会混杂唾液和胃液,当地人又称作‘百草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