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要认真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五大治安问题。一是认真研究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治安管理问题。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实行内部单位式治安管理,公安机关和综治部门要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纳入综治考核序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认真落实法人和单位主要负责人治安责任制,建立健全综治和治安保卫组织及队伍,制定并落实各项治安防范工作制度。二是进一步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要坚持以学校为主,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以正面教育为主,大力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三是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对城镇户籍的刑释解教人员,要尽力为其提供就业条件,其家庭符合低保标准的,民政部门要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农村籍刑释解教人员,各乡镇和村“两委”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四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的管理办法。对流动人口实行常居人口式管理,做到既依法管理,又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搞好服务。同时及时打击流窜犯罪,减少治安乱源。五是认真做好民转刑案件的预防工作。大力加强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调处率要达到100%,调成率达90%以上,做到矛盾不上交,性质不转化。
再次,要认真开展平安创建示范点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2133”平安创建示范点工作。即2个乡镇、10个县直单位、30个村(社区)、3000户。“平安乡镇”示范点2个:舜陵镇、仁和镇。“平安单位”示范点10个:机关事务局、公安局、财政局、劳动局、工商局、国税局、人民银行、畜牧水产局、一中、人民医院。“平安村(社区)”示范点30个:其中舜陵镇、冷水镇、中和镇各3个村(社区);天堂镇、水市镇、湾井镇、太平镇、禾亭镇、仁和镇、柏家坪镇、清水桥镇、鲤溪镇各2个村,九疑山乡、保安乡、棉花坪乡、桐木漯乡、荒塘乡各1个。各乡镇要选择在本乡镇范围内最有影响的、能起到好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大村作为创平安的示范村。平安示范村要与“小康富裕村”和县四套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点结合起来。“文明守法户”示范点3000户,除保安乡、棉花坪乡、桐木漯乡、荒塘乡各100户外,其他乡镇各200户。通过抓好平安创建示范点工作,总结经验,推动平安创建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