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这里随意翻开一个土块,都有可能发现化石。他们已经在地表层捡到了许多恐龙化石,还有一些海螺、昆虫化石。
“这片区域由于以前作为耕地,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目前我们正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汪筱林说,由于不少化石在发掘之前已经裸露,部分产生了风化现象,考古队员正在对其进行加固保护。虽然2号地点发掘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先后发掘出了200多块恐龙骨骼化石,超过半米长的达50多块,而且种类较多,由于目前出土条件并不成熟,因此在发现化石埋藏点之后,考古队及时采取了保护措施,搭建好保护棚后,再进一步挖掘。

数量如此之多的化石群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汪筱林说,在考古队此次来莱阳发掘进行到第12天时,突然有村民送来很多化石,说是在附近耕种时发现的。于是,考古队在村民的指引下,立即赶到现在的2号发掘地点。
“当时我们来到这个地点之后,已经裸露出的土层分布非常明显,看上去能有五六层。而且这里土地平阔,非常适合野外发掘。”汪筱林说,除了在地表层发现了大量的化石埋藏点之外,根据目前发掘的情况分析,在这一层化石层的下面,还有五六层早白垩纪的化石层分布,根据推测,所蕴含的恐龙骨骼化石和恐龙蛋化石非常丰富。
由于村民的耕种,这一带化石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汪筱林当即决定对这一片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随着发掘的逐渐深入,专家们发现,这里是一片恐龙化石富集区!目前看来,发掘的科研价值超乎预期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