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墓与太宗陵比是"见大巫"

   2024-03-11 互联网810

  但是随着从汉代到唐代,中国人的墓葬习俗越来越象征化,真实的珍宝作为陪葬越来越少,所以现在即使打开乾陵,也不一定会如许多人声称的那样,找到大量稀世文物,所以即使是从开发旅游的考虑,也不如让其深埋地下,作为一个谜给后人留下值得想象的悬念好。

  陈景元:地宫只造了七个月

  陈景元认为,乾陵地宫的工程规模是否能够达到人们预测的程度,最关键的问题,乾陵地宫施工工期。与任何帝王陵墓的建造一样,陵墓的工程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陵墓的地下建筑工程,它包括墓道和地宫的施工;二是陵墓的地上建筑工程,它包括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群,及其他的一系列配套施工。地下建筑工程的“主体”,必须赶在帝王入葬之前完成。如果帝王生前,有足够的预建时间,地宫完全可以搞得尽善尽美。而生前没有预修陵墓的,一旦驾崩之后,可以先放进冰窖加以冷冻,然后“分秒必争”地抢建地宫,等到入葬之后,剩下来的地面建筑工程,可根据实际需要,不断扩大、增添陵上的设施。

 

  唐高宗李治公元683年12月,立下“陵园制度,务从节俭”的遗诏后,在洛阳贞观殿去世。据文献记载,对高宗后事的安排,朝廷出现过重大的争论,陈子昂等大臣们竭力主张,因为洛阳是京城,完全应该在当地建陵安葬。由于高宗生前曾经表达过“归关中故土”的愿望,武则天采取回长安的方案,又亲自选定以梁山为墓址,命唐睿宗于公元684年5月,护送高宗灵柩,取道崤函故道,返回长安,8月葬于乾陵。从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出:唐高宗在生前,并没有为自己预修过富丽堂皇的地下宫殿和地上建筑群;而且,选定墓址、组织工匠、准备材料、挖开墓道、穿凿山岩、形成地宫、主棺入葬、封闭墓门等一系列的实质性工作,前前后后,只有七个多月的时间。这就是乾陵地宫建造的实际工期。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