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考古:中国史前经过玉器时代

   2024-01-18 互联网1230

  从1983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包括红山女神头像、陶质塑像、彩陶、玉雕龙等大批精美绝伦、世所罕见的文物。特别是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3年对遗址中第16地点中心大墓的发掘,首次发现了大型玉人、玉凤等红山文化精品,同时发现这座墓葬是有意在坚硬的花岗岩上挖掘的,营造极其费工费时,是从未发现过的史前墓葬,说明墓主人的特殊尊贵。

  考古专家们在对上述考古遗存进行研究时发现,东山嘴、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坛、庙、冢布局类似北京的天坛、太庙和明十三陵。祭坛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和方形祭坛,建筑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而且注重对称,有中心和两翼主次之分;女神庙有主室和侧室,泥塑残块证明有体魄硕大的主神和众星捧月的诸神;积石冢群都在山顶或小山包上,具有山陵性质,冢群中心是大墓,周围有很多陪葬的小墓,墓中有的完全没有或仅有少量的随葬品,有的则随葬有大型精美玉器,从中可以看出氏族成员的等级分化相当严格,已具有“礼”的雏形。

 

  依据中国考古学会原理事长、着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关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古国—方国—-帝国”的理论,辽河流域考古的惊人发现表明,红山文化在古文化聚落层次性分化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产生最高层次中心聚落的水平,并以宗教形式将这种以一人独尊为主的等级分化固定下来,同时在制度化的前提下又见多种变化,其中不少都是氏族公社原始性的保留。这正是基于公社又高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即古国的特征,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郭大顺说,中国传统史学一向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但象征中华5000年文明的考古证据在辽河流域一再被发现,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不是一个中心而是多中心,包括辽河流域在内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