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用户座谈暨订货会上的讲话

   2023-08-21 互联网2520


  一是来自企业生产上的压力。原油作为最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其价格不断上涨给众多生产企业造成了或多或少的成本上的压力,但受制于产品价格传导能力,各个行业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对于象我们上海石化这样产品价格传导能力较强的企业,因乙丙烯单体价格上涨而形成的生产成本增长部分,有相当一部分可以向下转嫁,其受到的负面影响相对于下游加工企业要小。压力最大的还是那些传导能力弱的下游加工企业,虽然销售收入增长,但由于高成本下的盈利能力下降直接导致经济效益下滑。2004年中报显示,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塑料加工行业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已经充分体现出来。今年上半年,塑料加工行业上市公司平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6%左右,但平均主营业务利润增幅只有0.8%左右,主要原因显然是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还有就是电力供应紧张所致。总体而言,原油价格的高企对化工行业的负面影响要略大一些。

  二是目前高价位的塑料市场已是相当脆弱。当前的塑料市场已经理性缺失,以线性塑料为例,去年“非典”时期,每吨6000元,大家对疫情对市场影响到底会持续多长时间把握不准,生产商采取贴近市场销售、全产全销,下游加工厂家同样采取了用多少买多少的策略,都在降低库存以规避市场经营风险。非典疫情受到控制以后,塑料行情一路上扬,到去年底达到8000元/吨,到今年8月,突破了1.2万元/吨。面对步步升高的价格,下游厂家不敢轻易建立库存,使中国塑料产业链基本呈现出了“口对口”连接,上游产多少,卖多少;下游用多少,买多少,形成了对当期市场的过度依赖,整条产业链像一根紧绷的弦,增高了市场风险。同时,塑料价格已经与石油价格产生敏感联动,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的原油市场,无时不在影响着塑料市场,石油价格的震荡日益加剧,势必也将导致塑料市场的同步波动。

  针对以上一些情况,我希望我们供需双方加强沟通,让市场的真实情况充分反映出来,以便我们能对市场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从而及时出台相应的对策措施。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