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用户座谈暨订货会上的讲话

   2023-08-21 互联网2520


  其次是美元贬值的作用。自2003年美元指数大幅下挫以来,以美元标价的石油价格可以说在此获益匪浅,作为一种商品,美元的贬值抬高石油价格是必然的。在美国经济强劲复苏背景下的美元贬值,对石油价格的推动是更为有力的。

  第三,欧佩克为了降低美元的贬值,对其收入带来的损失和担心高油价区驱动其出口国大幅增产或超配额生产而导致油价暴跌,并于2003年11月和2004年4月两次减产,同时欧佩上调了石油价格的波动区间,加大了供需矛盾。

  第四,各能源消费大国对能源安全相应调整的能源政策作用。其主要表现为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将其战略石油储备有计划的扩大至7亿桶,甚至10亿桶,同时由于消费的激增,使商业库存的大幅减少。中国、印度于2005年开始的石油战略储备计划,争夺市场上有限的石油资源,驱动石油价格上扬。

  原油价格持续上扬导致其下游产品猛涨,今年乙烯单体价格曾涨至1200美元/吨,丙烯单体价格曾涨至1100美元/吨,再加上50美元/吨的转化费,乙丙烯单体价格达到了近年来的最高价。

  当前的塑料产业链,如同一条绷得紧紧的弦,一个环节发生震动,就会引起整条产业链的震荡——受上游原油以及乙丙烯单体高价顶托,下游市场需求拉动,使得塑料价格创出了有史以来的最高价,近期五大通用塑料价格全线突破万元/吨,而这条产业链上利润分配呈现出极端不均的特点:上游利润丰厚,下游微利经营,极度的利润分配不均,使得下游加工厂家在心理上不认同。塑料产品作为行业与行业的连接产品,正承受着多重压力。

  二、市场操作和把握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

  各位来宾,朋友们!刚才我就今年石油、乙丙烯单体、塑料树脂宏观市场情况作了简要分析。之所以我要作这样的分析,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对当前在市场操作和把握上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些新问题和新矛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