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在全县粮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3-05-12 互联网3530


  ㈢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的课题。

  近年来,国家不断调整粮食政策,沿海地区粮食市场已率先放开,其他产粮区也陆续进行放开试点,但是,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探索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一是粮食消费需求有哪些变化,对粮食总量平衡、市场价格产生哪些影响,以及粮食库存和储备合理规模应当怎样适应形势的变化等,都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二是储备粮缺乏灵活的吞吐和轮换机制,粮食内、外贸易没有有机结构,使粮食宏观调控措施难以形成合力,影响了调控效果。三是粮食工作如何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有效地调控粮食市场和价格,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因此,怎样适应新形势,做好粮食行业指导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需要研究和明确行业指导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手段。作为地方,搞好这方面的分析研究,不仅有利于为上级的决策提供依据,而且也有利于搞好我们自身的工作。

  二、把握重点,推动今年粮食工作再上新台阶。

  ㈠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企业改制步伐。

  加快经济发展归根到底要靠改革。一是要进一步搞好政企分开,使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真正成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与粮食企业在人、财、物等方面彻底脱钩,不直接参与粮食经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粮食购销公司内部运行机制,规范运作行为,加大对基层所、库购销仓储的管理力度。三是要继续推进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加快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市场化程度,增强发展活力和动力。对非购销企业要全面推进以股权多元化为重点的改制,抓紧企业收入分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积极推行年薪制,调动企业经营者和科技、管理、营销骨干的积极性。要加快国退民进步伐,进一步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通过以“一股两转换”为主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国(公)有资本从中小企业基本退出,原则上不再保留纯国有中小企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实行股份化;通过产权转让民营化,置换企业的国有、集体身份,解除企业对政府的依赖关系,让企业自主走向市场;通过国有、集体资本一次性退出,依法理顺劳动关系,让职工走向市场。在抓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促进改革企业面向市场转换内部经营机制,着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