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十六届三中、四中的一年,是实施完成“十五”计划至关重要的一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粮食工作,意义重大。当前,粮食工作面临着新情况、新要求,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把握新趋势,不断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科学性,增强做好粮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把粮食工作做的更好。
㈠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对粮食流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当前,由于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全国范围内退耕还林、还草、还湖,以及农民种粮收益减少,使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带来粮食产量的下降。今年,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全面提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近几年,粮食种植面积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粮食的商品率逐年下降。给粮食收购、经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形势的发展要求粮食流通工作要改变粮食生产规模小而散、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的现状,生产、购销和加工努力做到一体化。要将粮食流通的信息很好地反馈给农民,改变生产和需求相脱节的状况。要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足够数量的龙头企业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总之,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采取新对策,促进粮食生产和流通的协调发展。
㈡加入WTO,粮食流通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加入WTO以后,意味着我国经济已融入世界经济,粮食流通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机遇表现在平等的贸易机会为粮食进出口提供商机。挑战主要是加入WTO后,我国关税水平逐步降低,进口粮油质量、价格优势十分明显,随着进口配额逐年加大,粮食、油脂、油料进口量逐年增加,将对国有粮食市场造成严重冲击。据农业部专家分配,我国农业成本以平均10%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粮食成本普遍高于发达国家。目前我国粳米、小麦、玉米价格均高于国际市场价40%以上,小麦质量又低于欧美、加拿大。因此,我们必须加快粮油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多产优质粮油,增强竞争能力。粮食企业必须加快改制步伐,转换经营机制,尽快适应民营经济和市场激烈竞争的大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