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开悟。原来我的这位医生朋友在用一个逻辑陷阱蓄意误导我:没有汽车是不幸的;你没有汽车,所以你是不幸的。但这个大前提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汽车”与“幸福”并无必然的联系。
现在我们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都在不厌其烦地对大众进行洗脑:追求成功,紧跟时尚。不择手段地占有财富是光荣的,穷人都是因为无能而遭淘汰的一族。在这种氛围中,消费的目的不再是因为需要,而是为了炫耀或是用来证明自己,生活的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许多人不假思索地接受了“社会公认”的幸福标准,把幸福量化为“两套住房,一辆汽车,漂亮老婆 有钱老公)”等等,一天到晚汲汲于此,幸福没有找到,时间却在飞速流逝了。其实,要追求幸福,就不能按别人的曲子跳舞,要仔细倾听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把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像接受阳光和空气一样接受下来,坚信人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绝大多数人都是注定要在平凡中度过自己的一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