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幸福的秘诀

   2023-08-21 互联网2570


  幸福标准因人而异

  其实,类似的归纳也是心理学研究者对幸福进行科学研究时经常采取的做法。例如,较早对幸福进行科学研究的美国心理学者威尔森,在上世纪60年代就试图为我们描述一个幸福的美国人所必备的特征:精力充沛、身体健康、受过良好的教育、收入较高、性格外向、乐观豁达、无忧无虑、有宗教信仰、有婚姻生活,具有高度的自信和工作热情、适度的欲望,同时拥有无限的智慧等。专业人士的这些研究价值在于,它可以帮助人们思考和梳理那些能够带来幸福体验的诱因。但由于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导致幸福感的原因也千差万别。不过,依据这种归纳而进行的心理指导,无疑会大大唤起我们体验幸福的意识,并提高我们体验幸福的能力,进而提升我们的主观生活质量。

  普通人所能感受的幸福体验,总是受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个体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些因素决定着人们获得幸福体验的方向和水平。譬如,前面所提到的“三有”中的“有一份称心的工作”,在一种社会保障充分、崇尚挑战性、个性化的工作条件下,它可能就不会成为个体幸福体验的诱因。因而,对构成幸福的要素进行科学而全面的归纳,便成为一项专业性的工作。

  幸福体验的几个要素

  经过几年广泛深入的访谈以及其他实证研究,我们对构成当前我国民众幸福体验的要素进行了初步归纳,发现幸福感的来源集中体现在以下10个方面:

  1、对个人及家庭客观物质条件感到满意;对生活保持一种合理的期待;不会因经济条件而感受到某种压力。

  2、精力充沛,能够处理好日常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心胸开阔,性格开朗;轻松自如,遇到困难能够从容应对。

  3、对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相信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人们有利。

  4、能够积极面对生活,把生活作为一个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能够经常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所取得的进步;清楚自己前进的目标,并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标。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