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需具体把握的几个问题
(一)、建立信息报送制度
1、建立周报制度。第二批参学单位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信息周报制度,每周五要将本周活动开展情况和进展情况情况以及下周安排总结,谋划后,书面报各单位所派驻的督导组和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需报送的各种数字、报表必须按要求提前报送,不得延误。
2、注意发现典型。各参学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注意发现典型、收集和总结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对好的做法以及创新经验等典型情况要随时报送。
3、确定信息员。各参学单位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立即确定一名信息员,专门负责材料、信息的收集和报送以及活动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信息员的名单和电话要报县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人员如有变动及时告之。
4、加强督促指导。各督导组必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负起责任,严格督查,正确指导,确保所督导单位及时高质量的报送信息材料。
(二)、明确参加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范围和对象
乡镇机关范围是全县乡镇机关及其直属单位,垂直管理部门派驻乡镇的基层单位,对象是组织关系在上述单位的全体党员;学校参加活动的范围和对象:县卫校、定城各类中小学校、幼儿园中的党组织和党员;居委会活动范围是居委会党组织,对象是组织关系在居委会的全体党员;企业参加活动的范围和对象是尚未参加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企业党组织和党员。
(三)坚持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正确处理开展教育活动与做好当前工作的关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工作骨干的积极性,推进各单位职能和领导方式的转变,建立健全工作新机制,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学校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的各项工作,使教育活动与教学管理等工作相互促进;企业要统筹安排,处理好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尽量利用双休日、倒班时间等合理安排开展集中活动,不得随意降低活动标准和要求,真正使先进性教育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两不误,两促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