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炒汇公司十大陷阱

   2023-08-21 互联网2590
核心提示:晨报8月11日刊登的《地下炒汇,放大百倍的诱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本市居民刘小姐(化名)本来打算花10万元买一辆别克,后来

晨报8月11日刊登的《地下炒汇,放大百倍的诱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本市居民刘小姐(化名)本来打算花10万元买一辆别克,后来在外汇代理人彭亮(化名)的鼓动下,参与保证金外汇交易。在上海讯汇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讯汇咨询)的协助下,刘小姐在澳门谢氏公司开户。虽然“讯汇咨询”不允许代客理财,但彭亮仍然与刘小姐私下达成了委托理财的协议。4个月后,10万元被亏得分文不剩。

  近日,“讯汇咨询”董事长吴先生主动约见笔者,愿意直面笔者的提问,并揭露那些“害群之马”的种种猫腻,提醒市民留意不规范炒汇公司的种种陷阱。据吴先生保守估计,上海70%以上的炒汇散客都是亏损的。

  “我觉得这个市场很乱。”吴先生表示,1992年前后由于我国政府禁止非法炒汇而离开内地市场的这批人,现在又回来了。操作的手法“换汤不换药”,加了网上交易的“高科技”后,给顾客吃的“药量”更加重了。仅在上海,这样的机构就有100家以上。

  陷阱一 移花接木,暗度陈仓

  境外一些所谓“金融机构”在国内开设的代表处,常常宣称自己受国外的各种监管机构约束,似乎背景光鲜得很。实际上,他们列数的监管机构“商品市场”、“期货交易所”根本不管“外汇保证金交易”。即便真的列举了管事的机构,又有几个客户会特地查询?

  有些境外来客不以外资公司的面目出现,自己躲在幕后,找个亲戚或者女朋友担当法人,10万元就注册一个内资咨询公司。一旦出了事,幕后主使早就卷款逃之夭夭。留下来的法人两手一摊:没钱。

  陷阱二 狂招代理,圈钱就跑

  越不正规的公司给代理的回报越高。已经被取缔的日本CTI公司就是一个典型。该公司当时甚至宣称,只要代理拉到一个客户,就奖励代理一台笔记本电脑或者等值的现金。拉到足够多的客户后,这家公司就卷款而逃。有的公司进入内地,早就预留了这样的后路,钱收够了立即跑路,这是“主动潜逃”型。有的则是挪用客户保证金挥霍无度,再加上人力和房租成本,很快就入不敷出,于是月夜卷铺盖走人,这是“被动潜逃”型。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