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如果一辈子没经受过必要的挫折和磨难,没经历过任何考验,只会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空壳而已。一位哲人说得好:“空白的人生,总是缺少磨砺。”真正的人生离不开磨难,一个人征服的磨难越多,其生命的分量就愈重。
所以,两位南宋大词人对人生不同阶段、不同境遇有不同感受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过于悲观地看待人生,特别是悲观地看待人生的磨难也是不可取的。两位词人正是因为有过人生的磨难,才写得出许多流传近千年的忧国忧民的佳作,才能成为对民族有贡献的大词人!倘若他们也像农夫一样对“磨砺”有所醒悟的话,可能就不会有“欲说还休”和“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的伤感悲吟了。
文 吴双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