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金钱”观之变迁

   2023-08-21 互联网2640


\"不死--不朽\"也就是\"无限\",\"无限\"是\"不可限量\",乃是\"无量\";\"无量\"不是\"非量\",而是单就\"质\"的方面来说的。

\"不死--不朽\"之\"无限\",用柏格森的话来说,乃是一种\"绵延\",\"绵延\"\"不可分割\",也就是说\"不可量化\",\"不可以道里计\",\"不可估量\"。

可是\"钱\",却是专门指着\"量\"来说的,\"钱\"本身的\"质地\"越来越不重要,才有一卡走遍天下的局面,因而它对那些\"不可量化\"的事物,无能为力。

这并不是说,那些被称为\"神圣\"的事物,真的\"不可分割\",\"不可量化\"。\"原子\"在古代被想象成\"没有缝隙,天衣无缝,是上天圣物\",但在高科技面前,没有不可分割的,大加速器一转,都可以\"分割--分离\"出来。于是\"不可分割\"也就是说的\"质\"的方面,一个事物被分割开来,就不成其为\"该事物\",它的\"质\"就变了。\"原子\"被分割--分离,大概就要另起名字,如\"中子\"、\"质子\"之类,因为性质变了。

在这个意义上,前述\"钱\"能买到一切,就要打一个折扣,至少那些\"不朽--神圣\"的东西买不来,也不能论斤计两。

然而,我们却在现实生活中看到道德文章估价买卖的不是比比皆是吗?连孔子这样的圣人,不也是要\"待价而沽\"的吗?

社会的物质鼓励当然有利于良好风气的传播,但物质的鼓励并不能够代替精神的弘扬。\"见义勇为\"不以获得奖励为目的,认真读书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得高学历、高职称。反过来说,看一个人的道德文章,不能光看他获得多少奖励,是什么头衔,这些当然应该参考和重视,但在评估时需要清醒的头脑,意识到它们可能是打了折扣的。这就是说,奖励多不一定道德高,职称高也不一定学问大。二者之间没有推论的关系。\"量\"和\"质\"当然密切相关,但是却不一定可以相互推论。

科学、艺术、哲学、文学、品格等等道德文章,在原则上是不可量化的,将它们量化只是管理上的一种需要,或者是市场的一种机制。做这种道德文章的工作,不以\"钱\"为\"目的--动机\",也不以\"钱\"为\"结果--终结\",更不以\"钱\"为评估标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