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与面对自我

   2023-10-05 互联网1990
核心提示:  人有时候真的是很迷茫,因而也会常常自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自我又是什么?    如果按照禅学的理论去解释,自我的概念可

  人有时候真的是很迷茫,因而也会常常自问:自己到底是什么?自我又是什么?
  
  如果按照禅学的理论去解释,自我的概念可以从小到大分为几个层次的内容:1.我的心,2.我的身体,3.我所生存的社会及环境,4.整个地球,5.整个宇宙就是我的身体。对于这五点的内容,有的人就不敢全部认同,认为太超脱了,尤其是最后那两点。
  
  的确,出家人与普通人的角度会不同,感悟当然也会有所差异。那么,真正的自我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概念?
  
  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心活动,自己能够做得了主的就是真正的自我。然而,虽说自我的形成很简单,但要符合标准的自我还是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的。正如英国著名的教育家M·Barber在09年“高端国际教育圆桌讨论会”上给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真正的自我必须要知识+思维力+判断力,正确而系统的教育是自我达标的基础,缺乏教育就会削减了道德的成分,道德一旦不完美就很容易失去自我。
  
  在日常生活中,自我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些人的心容易倾斜,受环境的影响就会产生动摇,或受到教唆就没有了主张,这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所以,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人就要马上做出快速的反应,确定自己原来的立场和方向,保持自知,有效地把控自己。
  
  一般来说,对自己了解越清楚,发生错误的机会就越少,自我的思考、判断和言行就会越正确。能够掌握好自己心念的人,其自信心就一定会很坚定,就能够学自己应该学的,做自己应该做的,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表现出一个真正的自我。
  
  当然,能够正视自己和别人,很客观地认识自我,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是因为认识自己比认识别人更困难。
  
  我们每个正常人都有耳朵和眼睛,这两个器官都是向外听向外看的,很少有人会向内听听自己的声音,向内看看自己的言行。如同有人会伸出手来,指东指西,或都是指着别人这个不是那个不行,但就很少会指向自己的良心。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