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活到95岁高龄的人瑞是哲学家梁漱溟。他一生坎坷,几经大起大落的磨难。他在任何境遇中不矜名利,不滞流俗,视利禄权位之类于超然物外。“文革”中作为“反动学术权威”被打倒。在那种性命攸关时刻,他还泰然自若地写了一首题为《咏臭老九》的打油诗:“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有臭老九。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假如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谐趣!辛辣!深刻!一个处在逆境和人生危难时刻的不屈的老者,一种怀揣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梁老朗朗上口的打油诗同马老漫不经心的一声“澳”,有异曲同工之妙,是益寿延年的灵丹妙药。
八七悟:人生有友方是福
人生不是孤立的,需要与他人相互依存。就我们老年人来说,有老伴儿相随,有儿孙绕膝,这种悠闲恬适的家庭氛围自然不会感到
孤寂,也不失为晚年的幸福。
然而,这些似乎都替代不了友情给人带来的欢悦。试想,夫妻再恩爱,总不会有朋友相聚时那般畅叙友情的淋漓尽致;儿孙再孝顺,也抵不上朋友相处时那分随意自在。那种宽松,只有朋友相聚时才会有。因为,在家庭成员中,你再随意再随便,身份束身也不便没老没少,而在朋友之间你尽管口无遮拦。这种开心,常使人忘却年龄,淡煞费苦心身份,这番感受惟有朋友之间交往时才会得到。
“人生有友方是福”,这是现今越来越多老年朋友的共识。然而交朋友不同于买东西,只要有钱就能办到。友情就像养花栽树,需历经时间的培育,经历细心的呵护,它才能绽绿吐蕊。人与人之间关系有时是很复杂的,交友也是如此,处理得好收获的是快乐,反之就难免有遗憾。交友首先要交心,以心换心,善良诚恳,自然会迎得人们的尊重和友爱。老来有友,会内心充实、精神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