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人才管理的差异在何处

   2023-11-15 互联网1720
核心提示:企业的人才管理是各个体制下的企业人事管理经常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课题,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和

企业的人才管理是各个体制下的企业人事管理经常探讨的问题,和研究的课题,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人才管理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和不同,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外资经济的不断注入,又为我国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种种经验和探索,那么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人才管理的差异在何处?

在我过去十几年的从业经历中,外企、国企,民营企业都做过,感受各国有、民营、外资企业人才管理的差异在何处不相同,表面上看是制度、方法的不同,实际上是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我进入外企是在九十年代,当时外企把先进的管理理念带入中国,也帮助国内培养了一批职业化的管理人才。没有改革开放,没有外企带来的管理思想,也就没有现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进入国内的外企一般都处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企业和人才是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外企通常重视人的综合素质,即要有才又要有德,在道德层面有缺陷的人是不受欢迎的。年轻人进入外企,更象进入一所学校,外资企业有一整套的培训体系,比如入职培训、PDP、LDP等等。外企的培训投入一般都超过其工资总额的3%。当然培养出的人才是要用的,用人上能给与充分信任和授权的(这是在没有触犯其道德底线的前提下),会充分发挥人的潜能,甚至是超额的使用。当然外企也不都一样,甚至有的500强比不上现在的国内企业对人的尊重。
    国有企业是最为复杂和特殊的,难以一两句就描述清楚,传统国企都带着体制的烙印。我刚进入国企的时候也是很多都看不懂,明明可以走直解决的事情,却偏偏要走一个弧线。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太有必要了,甚至感叹发明这些办法的人太聪明。国有企业选人上也是要求德才兼备,但德更偏重于内敛与顺从。通常一个人才要想被重用,都要经历一个被磨练的过程。因为国企内部是一个封闭的群体,要首先获得这个群体的认同才能被重用。现在很多国企的职业化程度还是不够。对人才观念是老和尚念新经,想的还是要来那些事。
    我接触的民营企业都是有外资风投,有几个老外当董事的公司人才理念还是先进的。当民营企业整体真正存在的时间也就二、三十年,甚至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很多都脱不了家族管理的阴影。很少有在人才管理上有健全的体系。民营企业要向高层次发展,需要时间的洗礼和文化的积淀。特别是企业家本人的视野的扩展。
    必须承认多数外企对人才的管理从理念到制度很健全,毕竟西方经过了工业革命以来百年的积淀。同时也要看到国有企业的学习能力非常强,这几年的发展也很快。我认为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群体,未来世界上的优秀的企业一定会出于其中。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