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当他读完白居易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就改变了对白居易的看法。他刚一读开头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觉得很有诗味,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拍案叫绝,叹道:“有如此之才,白居亦易!” 白居易如果不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怎么会受到顾况的赏识?他又怎么能在京城长安名声大扬,站稳脚跟呢?
人们常常抱怨自己与机会无缘,抱怨自己命运不济,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自己当初走错了一步……如果能把抱怨自己,发牢骚,等机遇的时间都用在提高自己的才能上,到时候机遇自然会来敲你的大门。
英国有个青年,从小在街上卖报,后来在书店和印刷厂当了7年工人,在这段时间里,他读了很多书,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听说英国皇家学院要为戴维教授选拔科研助手,便去选拔委员会报名,一位委员听说他是个装订工人,便嘲笑他说:“你是不是头脑发热了!” 年轻人又来到戴维教授的大门口,在门前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门,教授微笑地说:“门没有闩,请进来吧。”
“教授家的大门整天都不闩吗?”年轻人疑惑不解地问。
“干吗要闩上呢?”教授笑着说,“当你把别人闩在门外的时候,也就把自己闩在了屋里。”
教授听了年轻人的述说和要求后,写了一张纸条递给他说:“你告诉委员会那帮人,就说戴维老头同意你报名考试。”
经过激烈的选拔考试,这位装订工人出人意料地成了戴维教授的实验室助手。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发明了第一台感应发电机、发明了存储电能的方法、发现电解定律的法拉第。 纪伯伦说:“除了黑夜的道路,人们不可能到达黎明。”如果我们把黎明比作机遇,那么法拉第从来就没有抱怨过黑夜的漫长,也没有抱怨过黑夜的寒冷,而是执著地从那黑压压的云堆里去寻觅一丝希望,一线曙光。法拉第的机遇正像他自己所言:“努力了九十九分,包括去敲教授大门的那最后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