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不难:睁开你的“第三只眼睛”

   2023-10-05 互联网2260

    人们过去只知道“知难而进” 是成功者的一种良好素质,却很少有人知道“不知难而更好进”也是一种成功的好习惯。

    我们看举重比赛时发现,赛手们都是先从自己举得动的重量开始,然后慢慢地增加重量。有经验的拳击经纪人都为他的拳击赛手先安排容易对付的选手,然后逐渐地让他们和较强的对手交锋。这是为什么?为的是把成功的模式,成功的感觉先注入赛手的大脑中,赛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不知难的感觉,获得成功的信念和习惯。    某中学的一位数学教师每天给他的一个学生出三道数学题,作为课外作业,让他回家后去做。这个学生每天都能认真完成。有一天,这个学生回家后,发现老师今天给他出了四道题,而且最后一道似乎有些难度。他想,以前每天的三道题,都顺利地完成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老师早该给我增加点分量了。于是,他满怀自信地投入到解题的思考中,天亮时分,他终于把最后一道难题也解答出来了。但他还是感到有些内疚,认为辜负了老师的多日栽培,一道题竟然做了好几个小时。谁知,当他把这四道已解的题一并交给老师时,老师看完后惊呆了。原来最后那道题竟是一道在数学界流传百年而无人能解的难题。老师把它抄在纸上,也只是出于好奇。结果,不经意把它与另外三道题混在一起了。这位高三的学生却在不明实情的前提下,把它攻克了。 

    这位学生能解答出数学界无人解出的难题,似乎有些荒诞,但仔细想想,却在情理之中。因为这个学生过去每天都能很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而养成了良好的成功意识和成功习惯,同时又因为不知道这是一道百年未解的难题,所以遇上时,就“不知难”而“更好进”了。

    哈佛大学校长艾略德,以“成功的习惯”为题,作过一次演讲,他说:“很多小学生在学校功课不好,成绩失败,是由于没有给他们足够数量可能成功的功课,以至于他们没有机会去养成‘成功的习惯’。”他鼓励老师们在教低年级时,为学生安排一些容易成功的事。艾略德博士说:“小小的成功,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引起成功的兴趣,这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会有无价的帮助。”我们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或感受,那就是从小培养一种习惯比将来改变一种习惯更容易得多。小时候听过的故事“狼来了、孔融让梨……”过了好多年,还深深地记在心里,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良好习惯。这就像刻在小树上的字,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变越大。    哲人说:“种下行动便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的力量往往是强大而无形的,一个好的习惯一旦定型,它所产生的影响是很难想象的。好习惯的报酬是成功,成功的人生和成功的事业就是好习惯延续的必然结果;而失败的人生和失败的事业,则是坏习惯导致的恶果。巴尔扎克说得好:“要断送一个人,只消叫他染上一种嗜好。”仔细琢磨,这话实在深刻。只要你是一个神智清醒的人,就应该经常问问自己:“我的习惯使我得到了什么?既然这种坏习惯对我不利,为什么还要继续下去?”如果你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决心时,就马上行动起来,既不要找借口,也不要等待别人来动员督促你,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固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这个门只能由我们自己去打开。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