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些熟试的老友,索性不假辞色的直言:「现在是我们最后能拚的年纪,你还不赶快积极些,将来你要怎么办……」
不知是习惯还是麻木,听到这样的话后,在俯冲下山时会感到更舒畅,这社会容不下闲人,只要不站在打拚赚钱的路上,基本上就是一种罪恶,这已成为一种深耕人心的舆论。
仔细回想这样的价值,不知已绑架多少人心,钱和工作成了努力的法则,或许它真能带来安定,但在来来去去、汲汲营营之间,有时需要的是运气和时机,瞎拚未必真能获得什么,但时间却是一去不返,放任能掌握的东西流逝,只为填补一个恐惧,人生还要因此错失什么?有时我很想大声地对他们说:「你们投资的是财富,我投资的是健康和生活,这两者一旦破碎,再多的钱也只是枉然。」
〔威胁〕
记得从小就在威胁里长大,懂事以来几乎天天被三申五令,若不好好念书,将来就会变乞丐,大家活在一个你死我活的竞争中,透过一层层的考试来评断努力,人的尊严也在这些分数中,被赤裸的盖上戳记。好学生就受到大家爱戴,也荣耀了父母,而成绩坏的就在教鞭下,不断的被鞭策及恫吓,在求学阶段,举凡与考试相关之外的事,都是没有用的废物,许多刚萌芽的兴趣,都在这样的压力下,不舍的遗弃而失落。
如今离开学校二十年了,可以来检证这个价值了,就以最世俗的钱来当参考值,在我所有的朋友中,抓出最有钱的两个人,其中一个身价数亿,当年是所有联考都摃龟,最后连高中补校都没念毕业,现今却开设了一间拥有数百人的工厂。
另一个拥有近亿的资产,高中念了两所都被三二退学,最后作弊上了五专,还把五专当医学院读了七年,目前是某传媒广告部主管。再看看全球首富,微软比尔盖兹、苹果的贾柏斯都是大学中辍生,这些例子不是在质疑读好书的意义,而是让我们看到,他们能选择自己的命运,去对抗这些舆论的威胁,寻找比课堂上对自己更有意义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