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耐劳是成功的有效途径

   2023-06-15 互联网3220


长今如此吃苦耐劳,她不成功,谁还配成功?

  对王永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王永庆并没读过多少书,从小在米店当学徒,后来一步步发迹,成为闻名世界的"塑料大王"。那么,王永庆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四个字-"吃苦耐劳"。

  小时候,王永庆家里十分贫穷。由于他在兄妹中排行老大,从小就担负着繁重的家务。六岁起,每天一大早他就起床,赤脚担着水桶,一步步爬上屋后两百多级的小山坡,再赶到山下的水潭里去汲水,然后从原路挑回家,一天要往返五六趟,十分辛苦。不过,这也锻炼了他的耐力。

  小学毕业后,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王永庆没有继续去上初中,而是来到嘉义一家米店当学徒。在那呆了大概一年,他的父亲见他有独立创业的潜能,就向亲戚朋友借了两百块钱,帮他开了一家米店。  米店虽小,但王永庆精心经营着。为了建立客户关系,他用心盘算每家用米的消耗量,当他估计某某家的米差不多快吃完了的时候,就主动地将米送到顾客家里。这种周到的服务一方面确保顾客家中不会缺米,另一方面也给顾客提供了方便,尤其令那些老弱病残的顾客更是感激不尽,自从买过王永庆的大米后,再也没到别家米店去买过米。

  王永庆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并不满足于单独卖米。为增加利润,他减少了从碾米厂采购的中间环节,添置了碾米设备,自己碾米卖。在王永庆经营米店的同时,他的隔壁有一家日本人经营的碾米厂,一般到了下午五点钟就要停工休息,但王永庆则一直工作到晚上十点半,结果是日本人的业绩总落后于王永庆。

  王永庆正是由于具有此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后来在经营台塑企业时便得心应手,即使遭遇挫折,也能坦然面对。取得成功之后,王永庆深有体会地说:"对我而言,挫折等于是提醒我-某些地方疏忽犯错了,必须进行理性分析,并作为下次处事的参考与借鉴,这样便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所不能忍的挫折,并从中获益,挫折的杀伤力就等于锐减了一半,因此,我成功的秘诀就是四个字-吃苦耐劳"。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至理名言告诉我们一个这样的道理:吃苦耐劳也是成功秘诀。那些能吃苦耐劳的人,很少有不成功的。这是因为苦吃惯了,便不再把吃苦当苦,能泰然处之,遇到挫折也能积极进取;怕吃苦,不但难以养成积极进取的精神,反而会对困难挫折采取逃避的态度,这样的人当然也就很难成功了。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