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万元做成200亿 刘积仁:教授也“凶猛”

   2023-02-10 互联网5230
核心提示:  大学生创业网讯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55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

  大学生创业网讯

    东软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55年8月生于辽宁省丹东市,198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1986年赴美国国家标准局计算机研究院计算机系统国家实验室留学,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33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教授。

  并购,全球并购,不同行业并购,这是东软在今年干的最多的事情。刘积仁,东软的董事长,这个喜欢下属称呼自己为“刘老师”的大学教授,其儒雅的气质为人所津津乐道,却在今年大部分的时间里扮演的是中国软件行业全球化进程当中“凶猛”的并购者。也许正因为此,刘积仁入围了中国经济界的奥斯卡奖——2009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

  潜伏

  从3万元做成市值200亿

  12月16日,北京,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年度人物录制现场。刘积仁前一天刚从国外飞回来,在美国的三天时间里签订了三份并购协议,略显憔悴。在主持人对前四位企业家轮番访谈的近一个小时时间里,压轴的刘积仁一直站着候场。

  作为国内最大的IT解决方案和离岸软件服务外包提供商,东软在软件外包行业的头把交椅上已经做了很多年,去年实现整体上市后更是成为中国第一家整体上市的专业化软件企业,截至今年,全国共有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社保结算系统,1.2亿人在使用东软的电信计费系统,用刘积仁的话来说就是,“你在北京打一下手机有30%的可能用到了我们的软件,缴纳社保则有50%的可能”。

  刘积仁是在1991年在一片“教授应不应该下海”的争议声中创办东软。“当时我们租用了东北大学工学院一间半教室作为研究室,全部家当只有3台电脑3个人和3万块钱。”刘积仁在回忆东软创业初期的时候反复提及那时自己并不想把东软当做一家企业来做,“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头衔都是研究所的所长,也不想把东软叫做公司”,教授出身的刘积仁“本能”地抗拒着“经理”、“利润”这些企业化的用词。

  所以,从当初的3万元到2008年市值200亿元的上市公司,18年间万倍的增长,而这期间东软和刘积仁却有意无意地保持了低调。对于东软经常被媒体拿来跟微软做比较,刘积仁认为两家公司是行驶在两条轨道上的火车,“而且在我退休之前也没有这个信心去赶上微软”。

  转型

  由做软件转向“软硬兼施”

  东软与微软虽有类似,但确实不同,尤其是在2004年之后。在那之前,东软专注“写软件”,与微软的差别只是把软件写给谁用。2004年,东软与飞利浦对半出资设立医疗器械公司,开始“造硬件”。刘积仁也一度被外界归为“机会主义者”。刘积仁倒也乐得承认,“企业家要是眼前的好机会都不去抓住,那怎么成就一家伟大的公司。”

tags:3万元 做成 200亿 刘积仁 教授 凶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