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大学生翅膀硬了再单飞

   2023-06-15 互联网3040
核心提示:学生:在矛盾中拖延创业  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已开了两期免费培训班。但培训结果却不容乐观,该院有关

学生:在矛盾中“拖延”创业

为鼓励大学毕业生创业,上海创业教育培训中心已开了两期免费培训班。但培训结果却不容乐观,该院有关老师称,第一期培训班招了62人,第二期却只招了31人。许多学生即使参加>了创业培训,也是半途而废。第一期培训班62人中,经过筛选留下20名最有希望的创业人选,由专家给他们进行一对一“把脉”,但最终只有一位开了家绿色食品公司,另三名交大博士合作开了家计算机公司,其他人都不了了之。

小李是今年刚毕业的复旦硕士生,早在大四时,就考虑创业了。小李给记者罗列了当时她面临的重重困境:“最缺的就是创业伙伴,而且爸爸希望我经济上能给家里多分担点,可万一我创业失败怎么办?”经过研究生三年的积累,小李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学到了许多经营、管理方面的知识。现在小李和同学合办了一家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目前已经接到不少企业的培训业务。

除了选择读研,更多的学生“拖延”创业的方式是先就业。今年刚从复旦软件学院毕业的徐方舟说,学IT专业的学生其实是很适合创业的。大四时,他和室友们常在夜聊时说起要办家软件公司,但一谈到钱的问题,他们就退却了。小徐最后选择了一家外企,决定先锻炼几年再说。

调查:65%的学生考虑而立再创业

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对高校学生创业问题所做的调研显示,分别有46%的本科生和57%的研究生表示有过创业意向。但另一组数据则表明,现实和理想仍有较大差距:高达87%的本科生不选择创业活动,研究生中真正从事过创业活动的也只有21%。阻碍学生创业最大的因素是资金和团队问题。

而招聘网针对大学生做的一次网上调查显示,65%的人考虑30岁以后创业;21%的人认为大学毕业后至少要工作1至2年再创业;9%的人认为创业风险太大,要慎重;还有4%的人说没想清楚,另有1%的人表示无论如何都不考虑创业。

而上海交大今年3500多名毕业生中,创业的学生不到20人,而且研究生占了多数。

专家:先就业再创业是成熟之选

智联招聘网CEO刘浩并不赞同大学生刚毕业就创业。“大部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没到成熟的时机。能够赢得资金注入的项目绝不仅仅是好点子,还需要可行性市场分析、高效的团队等。如今一些大学生宁愿当月收入600元的小老板,也不愿拿3000元月薪给人打工看脸色,这种动机并非出于强烈的自主创业的愿望,恐怕在创业路上飞不远。”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