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网讯 刘杨,25岁,沙坪坝区人,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毕业;朱伟,26岁,江津区人,四川大学国贸专业毕业;陈浏安,25岁,渝中区人,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专业毕业。 三个毕业于2008年的年轻人,从2009年12月份开始,在万盛区丛林镇白龙湖村观音寺社的山林里饲养山地鸡,现已达到成鸡1500只的规模,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 养殖场里,皮肤晒得黝黑的刘杨,背着背篓,手拿镰刀,脚穿解放鞋,左裤管上面还破了个5厘米左右的洞。 “这个大学生小伙,刚来的时候看起来多‘撑展’的,现在晒黑了。”白龙湖村观音寺社社长李国生介绍,这些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虽然很努力,但很多事情还摸不着门路,还要请各界多关心一下,“大学生创业不容易。” 放弃城市 进山当“鸡倌” 大学毕业后,刘杨在北京做风景园林设计师,一度经被公司派去上海担任设计部主管,还有幸参加了上海世博会的园林设计。 但为了创业,他很快辞职了。 后来,刘杨回到重庆,在一个朋友的公司里做园林工程项目经理。 也正是在重庆,他遇到了高中时的同学朱伟和陈浏安。三个年轻人都有创业的打算,加上刘杨一直有做一个课题研究的梦想———研究方向是“雨水收集利用在干旱地区风景园林中的应用”,这需要在一个有实验条件的地方才能出成果,三人一拍即合。 通过1年多的省吃俭用,加上东拼西凑借来的一点钱,三人拿着总共12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来到万盛,开始了“鸡倌”生活。 “我们的奋斗,当然不仅仅只是为了吃饱饭,成功会到来的。”面对笔者“是否觉得现在的生活很苦”这一追问,刘杨泰然地回答。 三个大学生,如今挤在不足20平米的棚架房子里,里面有三张单人床和一张桌子,此外有个冰箱,却被用作碗柜和储藏室了;有个电视机,因为电压不够只能当摆设。 他们三人现在已经习惯了山上的“鸡倌”生活了。 “懒人”养鸡 相信专业会有用 tags:深山 养“原始鸡” 大学生 “鸡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