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回乡创业 大学生“羊倌”变村官

   2023-01-12 互联网7080
核心提示:大学生创业网讯 寨上,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放着省城月薪2000元的工作不干,跑回深山沟里做羊倌。青年的举动在当地

大学生创业网讯 寨上,他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大学生,放着省城月薪2000元的工作不干,跑回深山沟里做“羊倌”。青年的举动在当地一度引发争议……不当“白领”当“羊倌”今年30岁的杨林,是岑巩县注溪乡地朗村李家寨人,在大学里获得过多项荣誉。2005年在贵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时,他积极参加西部志愿者服务队,到镇宁募役乡从事远程教育工作。其间,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并被党组织吸纳为预备党员。2006年2月,杨林被贵阳老干妈食品公司招聘为仓库管理员,月薪2000余元。在公司工作的日子里,杨林日夜牵挂的是远在穷山沟里的家。那时,3个姐姐已经外嫁,只有常年重病在床的母亲和在山中放羊且体弱多病的父亲相依为命。“他们都是60大几的人了,我放心不下。”杨林说,“现在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有了很多优惠政策,何不回家自主创业,一来可以照顾二老,二来可以带动乡亲致富。”2007年,杨林毅然返乡创业。经过一番思考和市场调查,他决定利用林场宽、草地广的天然优势和父亲长期养殖山羊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子承父业”不容易父亲杨秀明放了大半辈子的羊,不但没有发家致富,反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务。现在受到寨人百般羡慕的大学生儿子要从城里回家“接班”,老人的心里别提有多难受。杨秀明看到儿子从外面买回来一些书。“都是讲养殖的。他总是书不离手,上山放羊看,回家深更半夜也在看。”杨秀明说。得知儿子的养羊动机,杨秀明暗地里为儿子使劲。在父亲的支持下,杨林向亲朋好友借了3万多元修起了羊圈,并于2006年6月,买回110只小黑羊,正式干起养羊事业来。从此,每天早上五六点钟,村民就能听到大群咩咩叫的羊从村头热热闹闹地进山去,晚上六七点钟又热热闹闹地返回寨来。一时间,大学生“羊倌”在当地迅速“扬名”,成为公众茶余饭后谈论的新鲜事。致富“羊倌”变村官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平时父亲最多养上20来只羊,这次一下养到110只,羊的疫病防治成了大问题。稍有不慎,打击将是毁灭性的。杨林丝毫没有畏惧,他随时向父亲请教,向书本请教,还时常走出山门,到50多公里外的县畜牧站请教。有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吃住在羊圈,细心观察了解羊的生活习性和疾病防治。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他饲养的110只黑山羊没有出现一只死亡,出栏创收4万余元,还清了所有借款。初次创业成功,杨林萌生了更大的打算,决定引进改良品种羊,提高经济效益。tags:创业 大学生 羊倌 村官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隐私政策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