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网讯工商人员在指导“卖菜哥”杨春林把好安全关。 三年赚了50万元;回家乡创业,经营不善负债30万元;第三次创业自种自采自销,靠卖菜年收入达到三四十万元,并且在汉买了两套房子。他就是2000年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的“卖菜哥”杨春林,其所有创业经历均与菜有关。昨日,记者在洪山区雄楚大街晶汇市场见到杨春林时,他正在卖菜摊位前招呼客人。记者注意到,与周边卖菜的只有一个摊位不同,杨春林却有两个摊位,而且销售的菜品也比别人丰富新鲜,购买的都是一些回头客。这个点只是他在白沙洲大市场、华南海鲜市场、街道口菜市场之外设立的又一个蔬菜销售网点。同时,也是他的第三次创业。第一桶金卖菜钱砸种菜上杨春林的成功可谓一波三折。2000年从武汉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阴差阳错,他进入湖北长友股份公司当了一名业务员,来往全国各大都市推销各种山货。此后的三年,他与蔬菜销售结下了“姻缘”。2003年10月,杨春林通过食品博览会取得了三家食品公司的湖北地区代理权。洪山工商部门依据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为他办理了半年的临时营业执照,解决了签合同的问题。此后的4年时间里,第一次创业的杨春林成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万元。2007年,不安于现状的杨春林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在我的老家郊区和恩施山区,人少地多土质气候优良,我看到了商机,于是我租种400亩基地,试种韩国海花红辣椒,以色列番茄和日本青紫苏。”这次创业,杨春林不仅把赚的50万元投了进去,还向亲戚借债30万元。三次创业自产自销打翻身仗杨春林认为,自己二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当时蔬菜基地海拔太高、雨水太重,产量始终上不去。再加上武汉白沙洲大市场菜价涨落不定,不熟悉市场。于是杨春林又走进了洪山区关山工商所的大门,在该所王炜的指导下,杨春林开始了第三次创业。从银行贷款在老家较低海拔的地方重新建立了一个蔬菜基地,并开始在武汉市场创办“春林农家菜园专业合作社”,与洪山、新洲等地的菜农直接合作,每早四点就起床前往菜地直接收购蔬菜。“避过中间商,采购成本低,菜也新鲜。”如今,杨春林的合作社将菜品直供太子等50多家酒店。“第一次向汉口西北湖三五醇酒店供货时,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我跑了不下十次,最终我的诚意和蔬菜的品种、新鲜程度打动了对方,接受了我的订单。”杨春林说。如今,与杨春林合作的酒店已达到了50多家,它的合作社也聘请了13名员工。在老家恩师的蔬菜基地每周都会往武汉配送20多吨的蕨菜、香菜等野菜品种。同时通过武汉本地的合作农户采购,每天向市场和酒店销售各种蔬菜六七吨。短短几年时间,杨春林在武汉已购买了两套房子,年收入达到了三四十万元。 编辑 马燕捧tags:卖菜 “卖菜哥” 三部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