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定陶县南王店乡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他,是“脱下白大褂,当上养鸡娃”的新时代大学生;他,还是我市乃至我省为数不多的“80后”市人大代表。
“我还是原来的我。”谈及市人大代表、创业大学生这些荣誉对他的影响,刘金锋依旧真诚、纯朴。
2月23日,阳光和煦、春意盎然。定陶县南王店乡中心大街往东不到一公里,一座并不起眼的养鸡场里,刘金锋正在认真地检查饲料,照顾着每一个鸡宝宝。
走进养鸡场,看着远远走来的刘金锋,一般人很难把他和市人大代表、创业大学生等字眼联系起来。眼前这位不满三十岁的小伙儿,已是满脸沧桑,似乎寻觅不出而立之年的英气。尤其是那双手,宛若风干的枯树皮,虎口处劳作时挂伤的血痕依稀可见,真的很难想象这双手是来自一位坚毅的年轻人。
29岁的刘金锋,毕业于泰山医学院临床专业,原本可以在城市里找到一份“旱涝保丰收”的稳定职业,但他却在毕业后毅然回到定陶老家,当起了一名乡村医生。“村里的老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能够为他们治病,看到他们健康、快乐,是我最高兴的事情。”谈及自己的医生生涯,刘金锋坚毅的眼神里充满了幸福。
然而,幸福总是短暂的。2008年,医疗改革合并乡村卫生室,改变了刘金锋的人生。当时几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整合改编,刘金锋失业了。
“当时,家里的条件还算可以,但我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做些事情。”刘金锋说,不管家里条件好与坏,自己都要坚持自己想做的东西,靠自己的努力走人生之路。
回家创业当“鸡官”
在没有选择自己创业之前,对于哪条路适合自己,刘金锋进行了不少的尝试。2008年,他和妻子来到苏州一家电子厂打工,每个人近3000元的工资,让他们的生活充裕而又幸福。然而,随着经济危机的到来,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失业,刘金锋做了一个决定:回家创业。
创业的念头在他心里打转,但对于是跟着家人干,还是自己独闯,心里没底。“以前咱也没有接触过养鸡,能从事这项工作绝对是一个偶然。”刘金锋说。
2009年的一天,刘金锋与岳父闲聊中进行蛋鸡养殖利润十分可观。“要不咱也试试。”刘金锋心想。很快,他把想法付诸行动。
搞养殖得有技术,刘金锋拜访了一位这方面的老师。凭着真诚的态度,刘金锋得到了师傅的认可,并且在师傅支持下引进了1000只种鸡。
“我当时就在自家的院子里养殖,没想到养鸡会有这么大的味。咱可不能为了赚俩钱,就不顾周围邻居。”刘金锋说,为了照顾邻居的感受,他搬到了现在的养殖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