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离开苹果并不代表离开计算机界。经过连番的思索后,乔布斯发现自己真心喜爱这个行业,于是决定东山再起。1986年,他开设了NeXT计算机公司,并发展出NeXT计算机及NeXTStep操作系统;同年,他基于兴趣以1000万美元向《星球大战》导演及策划《夺宝奇兵》系列的佐治?卢卡斯买下其电影公司的计算机动画部门,创立Pixar动画制作室。
NeXT计算机与Apple Lisa一样,基于太前卫而生意淡薄,反而Pixar却成为全世界最成功的计算机动画公司,处女作《反斗奇兵》是史上首部完全以3D计算机特效制作的动画长片,一经推出,已名震整个电影界。紧接下来,Pixar制作成为票房保证,《海底奇兵》、《虫虫特攻队》、《怪兽公司》、《超人特工队》等等,无一不卖个满堂红,《海底奇兵》更在2003年打破动画王国迪士尼皇牌电影《狮子王》的全球总票房常胜纪录。
不过,史考特作风保守,而计算机行业又是最讲究反应迅速的一个行业,因而令苹果的发展步伐逐渐落后于其他同业。而最重要的一个致命伤,是苹果计算机采用Mac OS操作系统,与流行的软硬件俱不兼容,因而大大阻碍了发展,在这个情况下,兼容性强的微软操作系统乘机而起,迅速将苹果的市场份额抢夺过来。苹果踏入成立以来最严峻的日子,而1995年微软推出的Windows 95更令情况雪上加霜。
苹果管理层在请走了史考特后,亦曾经聘用Michael Spindler和Gil-bert Amelio担任行政总裁,但二人都未能挽苹果于既倒。1996年,苹果以4亿美元向乔布斯买下NeXT技术以求力挽狂澜,但仍无法扭转亏损命运,苹果陷入破产边缘,华尔街分析员几乎一边倒放弃这只曾经风靡一时的科技股。无计可施的董事局在1997年请乔布斯回巢,重整旗鼓。
对于这条漫长的“回归路”,乔布斯得到的体会是:你必须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回家”后他采取多个策略挽救垂危的苹果
“回家”后的乔布斯,采取多个策略挽救垂危的苹果,包括缩短战线,将开发中的15种产品减至4种,并且裁员节流;其次,将苹果定位为消费市场,以家用型计算机为主;第三,拓展销售渠道,找来CompUSA成为全美独家销售商,令Mac机销量大增;还有,就是与宿敌微软和解,以获得微软的15亿美元投资及继续为苹果开发软件。经过一轮的开源节流及调整策略,苹果重整阵营,而在1998年推出以外形取胜的iMac,更成为苹果的复活之作。
iMac的划时代设计,再加上乔布斯花上逾亿美元大打广告战,以“Think Different”来为iMac重塑形象。结果,一个“型”字,令iMac在美国及日本热卖,三年内卖出500万部,亦令苹果安然度过财政危机。
其后,2002年的创意之作:iPod,更进一步使苹果再次成为科技潮流界的领导者。iPod最初只是Mac专用产品,但因见大受市场欢迎,而加入了兼容Windows的功能,在2004年iPod已跃居全美最受欢迎的数码音乐播放器,市占率达五成;现时,iP0d总销量已逾1000万部,为苹果带来巨大的利润,连亦敌亦友的微软主席盖茨亦不得不说:“iPod是一件了不起的产品。”
iPod与iMac的成功,乔布斯是最大的功臣。他是个完美主义者,重视产品的品位及文化,常常将已完成的产品推倒再来;有人说他要求苛刻,但对完美的追求却往往能够令产品的外形设计更上一层楼。
由扫地出门,至以创新科技潮流产品令苹果重拾昔日光辉,乔布斯重新走到人生高峰。但不幸的是,他在高峰边缘再遇人生的低谷――2004年,发现患上胰脏癌。医生告诉他,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大概只能活三到六个月,并建议他回家准备身后事。
即使一个人能够克服任何困难,但唯独死亡是没有人逃得过的最终目的地。不幸中之大幸,乔布斯在极度沮丧下获得一个“好”消息――他所患的是一种极罕见的癌症、也是少数有机会康复的胰脏癌。死里逃生的乔布斯,此后不停思索有关活着的问题。
他在其后一次演讲中提到:“当我17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这对我影响深远,在过去33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干些什么?’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变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