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下海:启动资金10万元代理韩国综丝产品 时间:2007-02-01 阅读: 自动阅读: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自己的一份事业,许多朋友都渴望发现某种巨大的市场空隙大干一番。 20岁的激情,30岁的精干,40岁的成熟,创业之路其实是我们的成长之路。 然而成功不可复制,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拥有的资源不一样,经历和成就也就不一样,对于成功这件事,是不能够与别人相比的。 相比昨天、相比去年,你进步了,实现了自己的心愿,那么你就成功了。光耀:十四个月拿到第一单 年龄:33 职务:私企老总 创业经历:公务员下海启动资金10万元代理韩国综丝产品 “说实话,如果当初想到创业会这么难的话,我是不会下海的,”光耀说,“那时候只能用无知者无畏来形容。 ”两年前,光耀在国务院下属机关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一天,他的师兄带着一项韩国的新发明“塑料综丝”来找他。 光耀的师兄拿到了这种产品的中国代理权,并给光耀提供了十万元启动资金。 光耀要做的是―――辞职下海,然后寻找客户。 光耀的师兄之所以看好这项发明,是因为综丝是纺织生产中必用的配件,现在用的综丝是钢制的,在南方的湿润的空气里,容易腐蚀、生锈。 塑料综丝不仅避免了这些弊端,而且成本降了三分之一。 光耀带着综丝来到了苏州,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多。 但是,这些企业对这种新产品都持谨慎态度:因为布的好坏与综丝的质量直接挂钩,而且综丝的上机费就要2万到3万元,江浙一带的纺织厂多为中小规模的民营企业,他们不敢轻易尝试,更不敢直接大批量上马。 大学生创业网 这时候光耀的心里很没底。 一是自己已经失去了稳定的工作,没有收入;二是花着师兄投资的钱,却开拓不出来市场。 他只能一家一家地说服厂家先免费试用,当过了一个月,发现没有起毛、断丝等情况再谈购买。 然而,把综丝放在机器上试验的时候,才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强度不够,不到一个月就断了;硬度不够,抗变异能力不行;强度、硬度够了,再成型又成了问题。 整整一年的时间,光耀都在处理技术上的问题。 创业后的第十四个月,2005年年底,光耀接到了第一单。 “虽然第一笔生意只有10万根,才2万块钱,却让我见到了希望”,光耀说。 目前,已经有十家企业购买了他的综丝,他的公司平均每月已经有20万元款项的进账。 “做事业一定要腿勤、嘴勤,心态要放好,我的成功纯粹是‘熬’出来的。 ”光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