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点开财富秘诀! 福建万家美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少雄从不讳言自己是农民、没文化、木匠出身、养过蜂、卖过麻绳……或许是受苦的命,在如今气势如虹的上海虹桥银城大厦29层1000平方米的“万家美”设计总部,对前来应聘、动辄开价5000元的应届大学生,他只说一句:“你不值这个钱!”看着他的五短身材、庸常面孔、眯起一双小眼、不善虚与委蛇的样子,“有文化”的一言以蔽之:“土财主、没品味、狂什么狂?!” 可凭一己之力和5000员工的胼手胝足,短短十几年,盖起一幢幢厂房,积累起2亿元固定资产,却不是只有狂就能够做到的。 但还是有一些人拿不准:现在不是讲“知识经济”吗!怎么就轮上他了……“20公里”的距离,使我决定做工厂在做品牌风风火火的时候,黄少雄突然决定:转过来做工厂。 全部利润一分不留地建厂房、买设备、招工人。 转变太大,谁也不理解。 唯独黄少雄,大将军般地指挥若定: 1、做品牌利润高,“地球人都知道”;2、做品牌需要资源与机遇,机会可遇而不可求。我们暂时占先,全在于中高档产品的相对短缺时期;3、现在时过境迁。不说全国,周边人做品牌的也太多,不下几百家,且全是一个套路:从机场走开去,当红、过气明星做代言的,粗粗一数,就不下50个;4、不说全国,福建的品牌集中区,依次是石狮、晋江、泉州。我们在南安,离泉州20公里、晋江40公里、石狮60公里。“一步差三市”,这短短几十公里距离,决定了我们做品牌的资源不如人家;5、再看国际:美国的优势在技术创新与垄断,欧洲优势在以文化背景制定标准。他们做品牌顺风顺手,我们刚出道,像小孩儿读书,从小学到大学要一步步走。如同日本几十年前有几百个摩托车品牌,如今只剩四、五个,中国眼下的服装品牌,不出五服,要死一大半儿,留下最茁壮的;6、我们的资源优势是什么?南安有20多年外商连续投入资金、设备和技术管理的先进针织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熟练员工,全国独有的针织加工基地乃“天时、地利、人和”所赐,使我们完全能够打造出全新的“万家美针织”;7、结论:“做二流的品牌不如做一流的工厂”。 于是,1996年7月1日,一期投资3000万元的“万家美”工业园在福建南安初创落成。 “我是设计兼生产,不是生产兼设计” 黄少雄或许没有读过拗口的《孙子兵法》,但对《兵法》的把握炉火纯青。 譬如:“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听耳”,用他的话说:“别人都能干的事不算本事,我不干”。 这不就是学者们天天喊的“创新模式”和“差异化经营”吗? 他有一个比喻:“广告公司兼印刷,跟只做印刷不一样。” 再通俗一点:“前者的利润是后者的7-10倍。” 他说:“如果加工一件服装的利润是10元,那么,至少有7元要来自设计、技术与装备”。 “现在比的是花钱,而不是抠钱” 与“不是天才”的黄少雄再次过招。 他又抛出一句话:“现在比的是花钱,而不是抠钱!” 企业规模十年扩大十倍、就业人员增加近百倍;平均一年平添一座新厂房,八万美元一台的电脑织机已近百台,十八万美元一台、一根毛线进去出一件毛衣的全自动织机,一口气定下十台;环保标准自觉达到“欧洲2号”,连厕所隔板这种人性化细节都不忽视;给员工放20天带薪年假,让贡献者买得起房子、车子,养得起孩子、老子……;所有这些都要花钱。但钱是人创造的,不是从人身上榨取的。 黄少雄随便举例:“一件毛衫,有时错织一针就全完蛋,你怎么能保证工人不错一针,产品合格率在96%以上?” 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或许有他常胜不衰的秘密。 放蜂的经历使他懂得:错过花期,什么也采不着。 酿蜜的是蜂,他只是携带蜂箱赶花期的人。




